![]()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性别 : 女
毕业院校 : 中国人民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2007年07月01日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扫描关注
- [1]于淑娟.論漢賦和漢代辭書中的聯邊.中华文史论丛.2017 (第4期):335-362,399
- [2]于淑娟.论汉赋和汉代辞书中的联边.中华文史论丛.2017 (第4期):335-362
- [3]于淑娟.21世纪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第39卷 (第3期):37-42
- [4]于淑娟.论理雅各《中国经典·诗经》与清代吴地《诗》学.浙江社会科学.2015 (第9期):136-139,18,161
- [5]于淑娟.论汉代职官选拔制度对汉赋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第4期):109-114
- [6]于淑娟.论《吕氏家塾读诗记》诗史互证的经学特点及其成因——兼论婺学尊古重史的学术传统.浙江学刊.2015 (第1期):67-74
- [7]于淑娟.《龙门子凝道记》名义考论:兼论元末明初婺州作家外道内儒的文风.文学评论.2013 (第1期):177-184
- [8]于淑娟.《虎溪三笑图》题画诗考论.中华文史论丛.2013 (第2期):301-320
- [9]于淑娟.《虎溪三笑圖》題畫詩考論.中华文史论丛.2013 (第2期):301-320,401-402
- [10]于淑娟.从《左传》赋诗看《韩诗外传》解诗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第4期):192-196
- [11]于淑娟.《毛诗故训传》名义考释:兼论《毛诗故训传》独传的原因.孔子研究.2010 (第3期):59-67
- [12]于淑娟.中国古代人神共名现象的文化解读——以庆忌、肩吾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第3期):147-151
- [13]于淑娟.《吴越春秋》歌诗研究三题.中国诗歌研究.2011 (第0期):102-110
- [14]于淑娟.汉代越地楚歌诗及越文化的走向―以《吴越春秋》为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第6期):41-46
- [15]于淑娟.从《关雎》看儒家传诗的发展.东疆学刊.2009 (第1期)
- [16]于淑娟.先秦史传文学叙事传统与汉代今文诗学的经学叙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第4期)
- [17]于淑娟.汉初今文经学生死观的文学叙事——《韩诗外传》中的生死考验故事.兰州学刊.2008 (第3期):167-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