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研究领域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语种
English
徐勇
研究员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2012-07-16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1] 徐勇.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的内容分析及其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第11期):213-215,239
[2] 徐勇.文本的未完成性、多重可能及其限度——对张扬《第二次握手》的“互文性”解读.枣庄学院学报.2012 (第6期):34-42
[3] 李少虎.体育学专业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 (第3期)
[4] 徐勇.论高校人才流动的区域博弈及其均衡.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第26卷 (第7期):113-116
[5] 徐勇.法治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第4期):55-58
[6] 徐勇.高校教师与大学生权益保护.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30卷 (第3期):106-109
[7] 徐勇.对青年师资培养前端激励体系构建的思考.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第27卷 (第2期):77-80
[8] 许璋.对教师流失现象的分析和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 (第A期):24-28
[9] 徐勇.论知识经济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师资培训研究.1999 (第2期):16-18
[10] 徐勇.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宁夏社会科学.2016 (第2期):242-247
[11] 徐勇.“启蒙”的“位置”及其变迁——1980年代小说中“班主任”形象的功能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第3期):44-50
[12] 徐勇.“后历史写作”:新历史小说之后如何叙述历史.山花.2018 (第7期):136-140
[13] 徐勇.人性的深渊与人生的悖论式情境——关于杨方的《苏梅的窗子》.青年文学.2018 (第8期):22-23
[14] 徐勇.“潘晓来信”与青年的主体性问题.青年研究.2012 (第5期):76-85
[15] 徐勇.面向虚无的逃亡 ——关于鲁敏的《奔月》.百家评论.2018 (第4期):16-20
[16] 徐勇.酣畅淋漓中自有真知灼见 ——论林超然的文学研究.关东学刊.2017 (第12期):48-55
[17] 徐勇.超越具体时代的文学写作——雷加论.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第34卷 (第4期):17-23
[18] 徐勇.个人主义话语与八九十年代文学转型——对“现代派”到王朔小说的批评实践的考察.文艺争鸣.2014 (第50期):P92-98
[19] 吴义勤.“当代文学批评的共识与分歧”研讨会纪要.南方文坛.2017 (第50期):P64-73
[20] 高玉.论何建明报告文学的文体学价值与文学史意义.当代文坛.2017 (第3期):74-78
共132条 1/7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