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徐勇

    • 研究员
    • 性别 : 男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学位 : 博士学位
    • 在职信息 : 在岗
    •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 入职时间 : 2012-07-16
    •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个人简介

    徐勇简历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

    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

    2012年7月至今,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二.承担的主要课程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等。

     

    三.科研成果

    (一).文学类:

    1.《如何叙述,怎样表达?——论建国初知识分子书写规范的形成及其偏移》,《文学评论》,2010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现代救赎与大众想象》,《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3.《传统非传统,现代非现代——论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时间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期。                                     

    4.《重返八十年代的限度及其可能——张旭东教授访谈录》,第二作者,《文艺争鸣》,2012年第1期。                                                   

    5.《文化研究与新新中国的经验叙述——张颐武教授访谈录》,第二作者,《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2期。                                           

    6.《争夺“人民”及其符号的意识形态价值》,《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8期。         

    7.《历史的悖论与民族国家想象》,《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   

    8.《试论“新的人民的时代”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再书写》,《天府新论》,2009年第3期。                                                                 

    9.《边缘写作的困境》,《理论与创作》,2011年第3期。     

    10.《张炜的繁复与反复》,《创作与评论》,2012年第2期。     

    11.《心怀国家,何关爱情?——论建国初的小说对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情趣及其爱情的描写》,《兰州学刊》,2009年第1期。                     

    12.《并非边缘的西部文学》,《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3期。                     

    13.《建国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城市想象》,《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14.《论汉学家眼中的曹乃谦及其小说》,《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5.《灵肉冲突与分裂的世界》,《南都学坛》,2009年第5期。                   

    16.《先锋的回归和日常生活的胜利》,《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12月。   

    17.《“80后”作家真的存在吗?——就一场关于“80后”的论战说起》,《北京文学》,

    2009年第6期。                                                           

    18.《从哪个角度更接近小说的叙述?》,《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4期。   

    19.《于无声处且睁眼细看》,《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5期。                    /

    20.《“暧昧”的政治修辞学》,《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12期。                     

     

    (二).电影及艺术类:

    21.《移民电影与香港的身份表达及其困境》,《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

    22.《幽影重重与时空想象》,《当代电影》,2011年第8期。     

    23.《再造“敌人”》,《当代电影》,2011年第5期。                             

    24.《语词的意识形态及其表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5.《共和国大历史与两个时代两种叙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6.《地方春晚的挑战及表征》,《艺术评论》,2010年第4期。

    27.《都市白领的主体建构及文学想象》,《艺术评论》,2010年第1期。             

    28.《小成本电影与戏剧传统》,《文艺评论》,2009年第2期。

    29.《怀旧的陷阱与谍战历史剧的泛滥》,《艺术广角》,2011年第5期。           

    30.《机械复制时代的个人化写作》,《艺术广角》,2010年第4期。                 

    31.《大小叙述之间和身处家国内外》,《艺术广角》,2010年第2期。             

    32.《模仿和媚俗的意识形态》,《艺术广角》,2009年第6期。                   

    33.《领袖形象与人的历史》,《艺苑》,2011年第4期。                         

    34.《当外来者遭遇民族主义》,《艺苑》,2012年第1期。                       

    35.《有关“家”的隐喻和政治修辞术》,《艺苑》,2012年第2期。               

    35.《“草根中国”与“山寨”文化的崛起》,《粤海风》,2009年第4期。               

    36.《历史与时间之外的“找寻”》,《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7.《历史记忆与民族国家想象》,《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