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性别 : 女
毕业院校 : 上海师范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2002年08月01日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扫描关注
- [1]钱淑英.困境与出路:寻找中国儿童艺术的发展可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第6期):20-23
- [2]钱淑英.论魔幻叙事的源头及其在儿童文学中的变迁.中国儿童文化.2008 (第0期):329-343
- [3]钱淑英.论魔幻叙事的源头及其在儿童文学中的变迁.中国儿童文化.2007 (第0期):329-343
- [4]钱淑英.童话成人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走向.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第1期):10-13
- [5]钱淑英.互文性透视下的儿童文学后现代景观:队改编白《三只小猪》的图画书为考察对象.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31卷 :54-58
- [6]钱淑英.互文性透视下的儿童文学后现代景观.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第4期):54-58
- [7]钱淑英.互文性透视下的儿童文学后现代景观--以改编自《三只小猪》的图画书为考察对象.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31卷 (第4期)
- [8]钱淑英.载着重负飞翔,为了轻盈的梦想:《彼得·潘》细读.中国儿童文化.2005 (第0期):354-362
- [9]方卫平.且走且停且低吟,亦诗亦歌亦逍遥:林芳萍作品研讨会纪要.中国儿童文化.2013 (第0期):224-243
- [10]常立.幼儿故事中的童年生态:李姗姗幼儿故事集《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作品研讨会纪要.中国儿童文化.2013 (第0期):203-219
- [11]钱淑英.儿童视角与审美想象——曹文轩短篇儿童小说评论.当代作家评论.2016 (第3期):76-79
- [12]钱淑英.从梦的角度解读《宝葫芦的秘密》.文艺争鸣.2016 (第9期):127-132
- [13]钱淑英.关于“童心论”与“教育工具论”的再反思.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41卷 (第6期):44-50
- [14]钱淑英.主体的反抗与建构——图画书《怪物史莱克》的多重解读.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40卷 (第5期):16-21
- [15]钱淑英.“十七年”童话:在政治与传统之间的艺术新变.文艺争鸣.2013 (第11期):40-45
- [16]钱淑英.2012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述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38卷 (第5期):9-15
- [17]钱淑英.小河丁丁作品中的幻想逻辑.中国儿童文化.2015 (第0期):379-380
- [18]钱淑英.“在家”与回归:现代魔幻文学中的日常生活叙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第5期):33-38
- [19]钱淑英.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综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第1期):127,125
- [20]钱淑英.爱的温情大放异彩:读彭懿“我是夏蛋蛋系列”之《蓝耳朵》.中国图书评论.2014 (第5期):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