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曾获荣誉 : 1. 2019,2021,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 2. 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 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山东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入职时间 : 2016年07月11日
学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
办公地点 : 教7-303
Email :
扫描关注
- Guangcai Ma.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model for bovine serum albumin-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neutral organic chemicals.Ecotox. Environ. Safe.2017,138:92-97
- 章瑜.烯酰基-辅酶A水合酶催化机理的理论研究.化学学报.2017,75(5):494-500
- Beibei Lin.Mechanism of the Glutathione Persulfide Oxidation Process Catalyzed by Ethylmalonic Encephalopathy Protein 1.ACS Catal.2016,6:7010–7020
- Guangcai Ma.Uncoupled epimerization and desaturation by carbapenem synthase: mechanistic insights from QM/MM studies.ACS Catal.2015,5:5556–5566
- Xiaohua Chen.Water promoting electron hole transport between tyrosine and cysteine in proteins via a special mechanism: double proton 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J. Am. Chem. Soc.2014,136:4515−4524
- Guangcai Ma.QM/MM studies on the calcium-assisted b-elimination mechanism of pectate lyase from bacillus subtilis.Proteins-structure Function & Bioinformatics.2016,84:1606–1615
-
酶是由细胞产生的大分子生物催化剂。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新陈代谢过程的发生都依赖酶的参与以提高催化效率,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关键区域是酶的活性中心,其中一般包括一些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以及部分辅酶或辅基。我们主要利用量子化学(QM)方法以及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结合(QM/MM)的方法研究一些外源性有机化合物(如环境污染物和药物)在酶活性位点的结合方式及代谢机制,确定酶催化的最优路径、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过渡态和中间体的结构以及相关的能量学信息,并阐明酶活性中心关键残基的重要作用,为外源性有机化合物在生命体中的代谢途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