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研究领域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语种
English
高玉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华中师范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2000-10-01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101] 高玉.对联起源考论.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 (第5期):23-25
[102] 高玉.史前考古材料作为艺术起源研究实证材料的质疑.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第2期):1-8
[103] 高玉.艺术起源“劳动说”检讨.唐都学刊.2002 (第3期):86-91
[104]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01 (第3期):153-157
[105] 高玉.讽世弥深——楚良小说论.鄂州大学学报.2002,第9卷 (第3期):20-22
[106] 高玉.论余华的早年阅读与初期创作及其关系.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41卷 (第3期):71-78
[107] 高玉.翻译本质“二层次”论.外语学刊.2002 (第2期):81-84+112
[108] 曹顺庆.学术大视野与文化建设.东南学术.2003 (第4期):6-13
[109] 高玉.重审“五四”白话文学理论.学术月刊.2005,第37卷 (第1期):70-75
[110] Gao, 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ve Experience and the acceptance of foreign literature.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2008,Vol.30 (No.4):130-139
[111] 高玉.“纪元”与“开篇”——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语言学分析.浙江学刊.2000 (第6期):P79-84
[112] 高玉.论鲁迅的“二重性”及其表现.文艺争鸣.2007 (第50期):P68-72
[113] 高玉.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论争?-评《袁良骏学术论争集》.文艺研究.2008 (第10期):P133-139
[114] 高玉.重审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性质与地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 (第30期):P160-170
[115] 高玉.文学意义的探寻与研究方法的创新(笔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浙江学刊.2017 (第50期):P32-35
[116] 高玉.重估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短篇小说.文艺争鸣.2016 (第4期):42-53
[117] 高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阅读与余华创作的先锋转向.外国文学研究.2016,第38卷 (第1期):119-128
[118] 高玉.论现代文学欣赏方式及其理论基础.河北学刊.2015,第35卷 (第1期):79-84
[119] 高玉.《城堡》无主题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40卷 (第4期):1-10,125
[120] 高玉.论清末民初期刊白话文的传承与新变.学术月刊.2017 (第9期):109-118
共184条 6/1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