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研究领域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语种
English
高玉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华中师范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2000-10-01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121] 高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浙江学刊.2017 (第5期):32-35
[122] 高玉.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教育基本模式之检讨.文学评论.2017 (第4期):164-173
[123] 高玉.论《敬告青年》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建构的意义和地位.上海文化.2015 (第8期):48-55,86,125
[124] 高玉.《城堡》:“反懂”的文本与“反懂”的欣赏.外国文学研究.2010,第32卷 (第1期):125-134
[125] 高玉.论两个金庸与两种金庸武侠小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第40卷 (第3期):106-114,183
[126] 高玉.金庸小说误读与武侠小说形象重塑.文艺研究.2014 (第7期):57-61
[127] 高玉.文学批评的操守与格局.文艺争鸣.2014 (第2期):1-3
[128] 高玉.《瞻对》:一个历史学体式的小说文本.文学评论.2014 (第4期):203-211
[129] 高玉.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教育基本模式之检讨.社会观察.2017 (第10期):111-113
[130] 高玉.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教育基本模式之检讨.社会科学文摘.2017 (第10期):111-113
[131] 高玉.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第2期):70-78,2
[132] 高玉.论审美产品中的非审美因素及其意义.江汉论坛.2013 (第10期):94-98
[133] 高玉.《第七天》的续接与延伸.小说评论.2013 (第5期):83-89
[134] 高玉.超越在地经验:潘碧华散文的书写策略.丽水学院学报.2013 (第6期):44-48
[135] 高玉.论清末民初报纸白话文运动及其历史意义.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 (第5期):200
[136] 高玉.论余华的早年阅读与初期创作及其关系.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 (第6期):193
[137] 高玉.语言文字起源作为学术问题之怀疑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29卷 (第5期):113-119
[138] 高玉.文学问题及问题周边:高玉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15,第47卷 (第7期):172-176
[139] 高玉.论残雪小说的“读不懂”与文学阅读的“反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 (第6期):124-135
[140] 高玉.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社会科学.2012 (第1期):169-176
共184条 7/1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