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祥福
最后更新时间 : ..
男,生于1955年5月。1982年1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1994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外马克思主义)、区域国别学(非洲马克思主义)等学科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方向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曾任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社科处处长等职,教育部哲学专业教指委委员(2014-2018),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常委。
人物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1994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2年被聘为浙江省第一批二级教授。1999年任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2004年任社科处处长。2000-2001年因包玉刚留学基金赴澳大利亚默道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4年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浙江师大非洲研究院非洲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国别学等学科博士生导师,浙江师大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合作导师。
1994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金华市委会副主委、第十届、第十一届浙江省政协委员、常委,第四届、第五届金华市政协常委,第三届金华市人大代表。曾任教育部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哲学、历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兼任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组成员。
研究方向
当代西方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
主要贡献
自1982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社会科学》《世界哲学》《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外国理论动态》《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江汉论坛》《福建论坛》《天津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等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7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近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译著等20余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1项,中宣部委托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首席专家)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多项,主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
获奖记录
人才称号与荣誉:浙江省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2003年),浙江省151人才(1999),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0),浙江省教学名师(2007),浙江省优秀老师(2002),全国曾宪梓教师奖三等奖(1999)。曾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6项。
科研成果及获奖目录:
一、承担课题:
1、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研究(浙江省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课题成果《科学的精神——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研究》,三联书店出版;
2、高师政教专业本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优化(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教材已于2001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3.认知主义科学哲学研究 浙江省社科常规项目 2001-2004
4.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 浙江省社科项目 2005-2008
5.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认识论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2010年,《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认识论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6.校本教材开发和应用对策研究 第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2007-2009;
7.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浙江省社科基金 2006-2008;
8.高师院校通识教材体系的构建 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05-2008;
9.马克思主义哲学 浙江省精品课程;
10.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 浙江省科技厅2008-2010第5;
11.当代知识辩护理论: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对人工智能模拟的意义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YJA720042)
12.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 2012-2016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13.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研究 中宣部委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首席专家)2016-2018年,已结项;
14.“跨文化视野下的非洲哲学研究与译介”(20&ZD03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Ⅱ负责人,正在进行中。
15.非洲马克思主义研究及代表人著作译介(22&ZD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正在进行中。
二、科研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情况(1983年——2024年):
论文类:
1.走出真理问题的迷宫14000字,个人独立, 《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6年第11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10期转载;
2.指称、实在与认识的自组织性8000字,个人独立 《哲学研究》1996年第12期;
3.范ž弗拉森—一个辩证的反实在论者9400字,个人独立,《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3期;
4.论范ž弗拉森语用学的科学说明观8000字,个人独立《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4期;
5.后现代科学哲学面面观7800字,个人独立《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3期;
6.一种新的理论观:语义学的理论结构观7000字第二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5期;《哲学动态》1997年第9期摘登;
7.认识论死了吗?8100字,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5, 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8年第4期转载;
8.后现代话语与元叙事的黄昏10000字,个人独立《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年第11期转载;
9.实在论是关于什么的?14000字,译者《哲学译丛》96、1-2
10.后现代性及其后果10000字,第二作者 《浙江社会科学》97、2
11.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说明理论的研究走向4700字,个人独立《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7年第5期转载;
12.从科学认识的目的与性质看真理的客观性9000字,第一作者《福建论坛》1998年第4期;
13.持续对立抑或融合 7000字,第一作者《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4.高等教育中的后现代状况评析8000字,个人 《师资培训研究》(浙师大)1997
15.实践标准与元标准8000字,个人 《浙江社会科学》93、3《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全文转载;
16.科学实在论发展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倾向7000字,个人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3年第9期转载;
17.库恩扼杀了逻辑经验主义吗? 译文 《哲学译丛》199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3年第10期转载;
18.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出路何在 8000字,个人 《哲学研究》1993年第11期;《社科信息》1994年第2期转摘;
19.萨普的准实在论与当代科学哲学的方向11000字,个人,《晋阳学刊》1993年第6期;
20.后实在论的科学哲学 4900字,个人 《哲学动态》199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4年第1期转载,《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年第1期转载;
21.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兴起2000字,个人,《人民日报》(理论学术)1993.11.17,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3年第12期转载;
22.真理类型论 7300字,个人 《社会科学辑刊》1994.3,《新华文摘》1994年第9期论点摘登
23.基础主义之后:恶性循环与无穷后退(译文) 《哲学译丛》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4年第11期转载;
24.建构以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科学实在论8500个人, 《河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4年第9期转载;
25.真理类型与实践标准7500字,个人, 《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26.范 弗拉森的可观察概念批判11000字,个人, 《自然辩证研究》94、11
27.从理论的语义观到准实在论11000字,个人,《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年第11期转载;
28.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势析 8500字,个人,《江汉论坛》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5年第3期转载,《自然辩证法》1995年第4期转载;
29.范 弗拉森对概率的反实在论分析10000字,个人,《科学技术和辩证法》1995.1
30.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9000字,个人,《哲学研究》199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5年第7期转载;
31.对后现代主义的若干概念的理解9000字,个人,《福建论坛》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5年第5期转载;
33.库恩、劳丹、范 弗拉森与反实在论11500字,个人,《晋阳学刊》1995年第2期;
34.论范 弗拉森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中介作用10000字个人,《河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35.李欧塔的文化后现代主义5800字,个人,《哲学动态》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5年第9期转载;
36.真理的语义性质及其检验6900字,第二作者,《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6年第3期转载;
37.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9800字,个人,《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83年第7期转载;
38.论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分期 10000字,个人,《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著作生平研究》1984年第11期转载;
39.评相对主义思潮对思想方式的影响13000字,个人,《浙江师院学报》1987、1
40.按劳分配中存在资产阶级权利说质疑 3800字,第三作者《探索》浙江,1986、2
41.《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学指导书》(第十五章),广东教育出版社1986
42.信念系统是影响反映过程的中间变量,4500,个人,《福建论坛》1988、2
43.现代中西方整体论思想之异同,1300,个人,《理论信息报》184期
44.信念方式对社会主体的制约性,8000,个人,《浙江师大学报》1989、2
45.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吗?4600,个人,《生产力研究》1989、3
46.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尺度评析,5300,个人,《高师函授》1989、3
47.意识与信念方式、信念体系,6700,个人,《福建论坛》1989、6,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0年第2期转载;
48.《现代西方哲学简明教程》(逻辑实用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49.浅议“按辩证法办事”及一般程序,5000,个人《社会科学论坛》1990、3
50.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进步观,4800,个人《高师函授》1990、4
51.笔谈:“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社会科学论坛》1990、4
52.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4200,个人《高师函授》1991、4
53.神话与古希腊哲学,8500,个人,《福建论坛》1992、6
54.《公共关系学通论》第五章,人民出版社1992
55.萨普的准实在论评介,2000,个人,《社科信息》1994、8
56.科学理论是真理吗?8200,个人,《浙江师大学报》1999、2
57.应当多角度地理解实践标准,8600,个人,《浙江社会科学》1999、4, 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9年第10期转载;
58.论当代科学认识变革的动力系统,8000,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4
59.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世界新的扩张,8600,个人,《福建论坛》1999、5
60.走向衰落的后经验主义,8000,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1
61.误入歧途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8000,个人,《学术月刊》2000、10,人大《科学技术哲学》2001.1转载;
62.走向衰落的后经验主义, 8000,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1
63.重视哲学教学 改进思维方式,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思想政治教育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4.当代科学认识论的新视野, 4500,第一作者,《哲学动态》2001.10,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2.1转载;
65.作为多重关系理解的真理范畴,8500,个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2
66.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回顾与瞻望,9000,个人,《福建论坛》2002.1
67. 建立竞争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个人,8000,《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3
68.趋向建构论的科学本质观,8000,第一作者,《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9
69.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述评,9400,个人,《国外社会科学》2002.5被收入黄长著等主编《嬗变与趋向——人文科学篇》思想文库:当代西方学术思潮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第19-33页.
70.科学的形象是怎样的? 《科学时报》(中国科学院主办,读书周刊)2002.12.6
71.从认识论视域解读大众文化 《浙江社会科学》2003.3
72.论认知主义科学哲学的出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0
73.大众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命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6
74.视觉消费与文化生产 《丽水师专学报》2003.6
75.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及其启迪意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
76.认识论的自然化、日常化与人工智能 《浙江社会科学》2004.4
77.日常化认识与人工智能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 《新华文摘》2005.15摘登,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5.4;
78.人工智能的四大哲学问题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5, 人大《科学技术哲学》2006.2;
79.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认知转向” 《福建论坛》2005.8;
80.证明-发现-创新: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回眸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分化与会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
81.《当代西方思潮评介》第2.8章,王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
82.当代西方“认识论的社会化”趋向述评 《国外社会科学》2006.4
83.文化选择与现时代的文化观念 《福建论坛》2006.7 《新华文摘》2006.19转载6000余字
84.论不确定性与规律的适用范围 《哲学研究》2006.7 人大《科学技术哲学》2006.10
85.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价值 《后现代设计论文集》台湾辅仁大学2005
86.关于神经网络模拟的哲学思考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
87.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走向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任务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3
《新华文摘》2007.17摘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5转载
88.应当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89.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后现代科学认识论 《哲学研究》2007.5
90.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及其当代意义 《福建论坛》2007.6
91.消费文化的功能分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第二作者)
92.谈文化空间对幸福指数的影响 《现代传播》2007.3(第二作者)
93.从马克思观点审视大众文化 《浙江社会科学》2008.2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7转载
94.科学实在论之争与后实在论时代的发展策略 《学术月刊》2008.6《新华文摘》2008.18转载4000字,人大《科学技术哲学》2008.9转载
95.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及其启迪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96.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 《哲学研究》2009.2 人大复印《科学技术哲学》2009.5转载;
97.论空间消费对当代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浙江社会科学》2009.3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8转载4000字
98.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化矛盾及其发展战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2 《新华文摘》2009.11摘登;
99.文化批判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8卷)(第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100.坚持传统抑或改良? 《哲学动态》2009.2(第二作者)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9年第4期转载;
101. 社会化认识论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1年第2期转载;
102.培育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的重要维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23期“论点摘登”;(第一)
103.可靠主义的普遍难题与出路 《哲学动态》2010年第11期(第二);
104.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 《浙江社会科学》2011第第12期;
105.科学实在论在当代的发展 《哲学研究》2012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3年第2期转载;
106.詹明信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江淮论坛》2012年第4期;
107.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存路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6期;
108.村庄融合的困境及其对策 《浙师大学报》2012年第5期;
109.马克思“共产主义不需要道德说教”命题的思想逻辑 《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第二);
110.马克思道德理论范式决疑 《学术月刊》2013年第2期(第二);
11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述评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
1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重思 《浙江师大学报》2013年第5期;
113.亚当·弗格森道德基本法则及其适用性评析 《哲学动态》2013年第9期(第二);
114.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当代西方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247-257页);
115.论当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性质 《福建论坛》2013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5期转载;
116.认知、伦理与世界观——认识论视野中的阴谋理论 《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二);
117.结构的实在论能否解决科学实在论的争论? 《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4年第5期转载;
118.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之实质正义诉求 《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119.分析齐泽克视野中的幻象理论 《福建论坛》2014年第5期;
120.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 《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5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转载;
121.非洲的马克思主义运动 (译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4期;
12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理解全球资本主义的钥匙 《观察与思考》2014年第7期;
123.表象:结构主义的难题(译文) 《世界哲学》2015年第2期;
124.拉美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拉美化的马克思主义?(译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6年第4期转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6年第3期转载;
125.对当代城市空间冲突的理性思考 《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第二);
126.近3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八大关系 《浙江师大学报》2015年第3期;
127.拉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历程与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和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转载(第二);
128.大众文化批判的方法论选择 《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7年第4期转载;
129.拉美有马克思主义:艺术与历史 (译文) 《世界哲学》201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7年第9期转载;
130.解放神学中的社会主义问题(编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3期;
131.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立场与方法 《福建论坛》201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7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8年第7期转载;
132.新发展理念:创新人类社会发展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月刊”2018年2月22日;
13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 《浙师大学报》2018年第1期;
134.大众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 《国外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转载;
135.全球文化霸权和中国文化自强 《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学术界》2018年第4期论点摘编第218页;
136.同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
137.实在论科学观的衰微及其未来发展构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19期“论点摘登”;
138.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实践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9日;
139.葛兰西文化领导权与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文化领导权理论探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140.文化空间及其变动轨迹探微 《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141.马克思“资本生产力”批判的生态意蕴 《浙师大学报》2019年第2期;
142.种族与阶级:马克思主义、种族主义和阶级斗争(编译) 《国外理论动态》2019年第6期;
143.西方文化扩张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应对策略 《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2期转载;
144.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
145.非洲社会主义历程中的马克思主义 《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2人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21年第2期转载5千字;
146.坦桑尼亚非洲社会主义:农村转型社区发展战略的经验与教训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0年第8期(2人1),《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8期转摘;
147.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原创性贡献 《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
148.反殖民语境下的非洲三大政治思潮的更迭与演变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22年第5期转载;
149.列宁社会主义本土化思想的当代意义 《浙师大学报》2022年第1期;
150.马克思主义拉美化的理论溯源——秘鲁社会主义大论战及其影响 《拉丁美洲研究》2022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转载;
151.马克思拉美化的发展理路、内在困境及出路 《国外理论动态》2022年第5期;
152.非洲马克思主义的样式、基本特征及实践之得失 《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
153.后种族时代南非三方联盟政治格局下的左翼运动困境与出路 《国外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
154.马克思主义拉美化的发展理路、内在困境及其出路 《国外理论动态》2022年第5期;
155.非洲马克思主义的样式、基本特征及实践得失 《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23年第2期转载;
156.探寻非洲马克思主义之源 《福建论坛》2023年第4期;
157.卡布拉尔非洲马克思主义探析 《中国非洲学刊》202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转摘;
158.20世纪黑人主体性的重建——基于法农精神分析理论 《哲学动态》2023年第12期;
159南非共产党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18日A04版,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24年第2期转载;
160. 非洲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厘清的四个关系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161. 反殖民语境下非洲马克思主义基本范式 《世界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
162. 非洲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理论逻辑及其历史地位 《福建论坛》2024年第7期;
著作类:
1.《范ž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个人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李欧塔》个人,台湾生智出版公司1995年;
3.《后现代政治意识》个人,台湾扬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4.《后现代学科与理论》主编,台湾扬智文化1997年
5.《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逻辑学》卷“刘易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6.《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参加编写第七章45000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7.《后现代主义》70000字,个人,台湾扬智1999年;
8.《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第二编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科学的精神——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研究》170000,第一作者,三联书店2001年。
10.《科学的形象》译著,207000,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二十世纪哲学译丛。
11.《认识论的自然化之后:哲学视野中的人工智能及其模拟》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3.《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4.《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8卷)第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15.《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一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6
16.《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9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三主编;
17.《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8.《当代西方知识辩护理论:现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19.《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20.《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第一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21.《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3人1),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
获奖情况:
1、走出真理问题的迷宫——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真理观(《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获浙江省第八届(95-9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2、《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获浙江省教委1997-1998年度社科成果评奖二等奖。
3、《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获浙江省第九届(97-9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
4. 《科学的精神》获浙江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5.《认识论的自然化之后》获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胜成果奖二等奖;
7.《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获浙江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国外马克思主义(拉美、非洲、西马)
当代西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