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南京艺术学院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音乐学院
入职时间 : 2008年08月21日
扫描关注
- [1]韩启超.声学视域下的京剧颤音研究.艺术百家.2017 (第3期):161-167,174
- [2]韩启超.夏商周时期的音乐生产与消费<sup>*</sup>.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42卷 (第5期):80-90
- [3]韩启超.南昆念白声学实验分析(一).中国音乐学.2014 (第4期):102-114
- [4]韩启超.“以舞相属”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 (第2期):90-97,104,162
- [5]韩启超.戏曲嗓音研究.人民音乐.2014 (第7期):35-37
- [6]韩启超.隋唐歌舞大曲在宋代继替的表征及原因:戏曲形成前期音乐要素的嬗变及影响研究(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第31卷 (第4期):42-51
- [7]韩启超.戏曲嗓音研究——个亟待关注的领域.人民音乐(评论).2014 (第7期):35-37
- [8]韩启超.科学与艺术的交辉:“2012年音乐声学研讨会”述评.人民音乐.2013 (第4期):70-72
- [9]先秦时期江南音乐经济初探.中国音乐.2018 (第5期):45-53
- [10]韩启超.春秋战国音乐经济之“生产”环节分析.艺术探索.2018 (第4期):95-110
- [11]Han, Qichao.Acoustic Analyses of the Singing Vibrato in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J Voice.2017,Vol.31 (No.4):511(e1-e9)
- [12]韩启超.明初四大声腔“改调歌之”的内涵与原因初探.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第5期):7-17
- [13]韩启超.戏曲音乐继替变革之原因:中国戏曲继替现象研究之三.音乐研究.2011 (第1期):54-68
- [14]韩启超.远古时期的乐舞生产、传播与消费(下).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第33卷 (第2期):42-47
- [15]韩启超.音乐变革在戏曲继替发展中的作用.中国音乐学.2009 (第3期):61-68,72
- [16]韩启超.一代有一代之戏曲―中国戏曲的继替现象研究之一.音乐研究.2008 (第5期):46-57
- [17]韩启超.歌舞向戏曲嬗变的轨迹:戏曲形成前期音乐要素的嬗变及影响研究(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 (第3期):38-48
- [18]韩启超.六朝世家大族乐舞的生产、消费及其经济关系分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 (第2期):84-94
- [19]韩启超.六朝礼乐探微.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 (第4期):24-31
- [20]韩启超.戏曲形成前期的特征——戏曲形成前期音乐要素的嬗变及影响研究(五).中国音乐学.2012 (第4期):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