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研究领域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语种
English
高玉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华中师范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2000-10-01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21] 高玉.论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超越性.中国文学研究.2007 (第3期):16-19
[22] 高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反懂”的讨论及其理论反思.学术月刊.2006,第38卷 (第7期):95-105
[23] 高玉.论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学术品格.天津社会科学.2006,第6卷 (第6期):111-115
[24] 高玉.论“忠实”作为文学翻译范畴的伦理性.外国文学.2004 (第2期):89-96
[25] 高玉.语言的三个维度与文学语言学研究的三种路向.江苏社会科学.2006 (第3期):204-210
[26] 高玉.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与文学的自由主题.文学评论.2005 (第1期):136-143
[27] 高玉.论学院批评的问题表现及其原因.学术界.2006 (第1期):98-104
[28] 高玉.重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人文杂志.2005 (第6期):106-111
[29] 高玉.从个体自由到群体自由——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中国化.学海.2005 (第1期):5-13
[30] 高玉.《雷雨》的伦理学解读.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8 (第2期):105-114
[31] 高玉.提倡“唱反调”的文学批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第27卷 (第2期):114-119
[32] 高玉.现代语言本质观研究路向及其检讨.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第28卷 (第1期):15-18
[33] 曾军.反思现代中国的文学—文化——本体与方法: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第4期):1-7
[34] 高玉.中国现代文学史“审美中心主义”批判.社会科学战线.2005 (第3期):115-119
[35] 高玉.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历史过程及其当下建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 (第11期):65-76
[36] 高玉.论文学的“非理性”与欣赏的“反懂”性.浙江社会科学.2005 (第5期):170-173
[37] 高玉.《怀念狼》:一种终极关怀.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第5期):80-83
[38] 高玉.古代汉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31卷 (第1期):84-90
[39] 高玉.比较视角的中国“现代派诗学”研究——读曹万生著《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32卷 (第2期):143-144
[40] 高玉.“个人”与“国家”的整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第6期):99-106
共184条 2/1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