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 information
  • Gender:Male
  • Education Level: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 Alma Mater:华东师范大学
  • Academic Titles:教育学系副主任
  • Degree:Doctorate
  • Status:在岗
  • School/Department:教育学院
  • Date of Employment:2023-08-15
  • Business Address:17教学楼-218
  • E-Mail:
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No content

Personal Profile

马银琦(1994-),浙江杭州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系副主任,学术型硕士生导师,MPA(教管方向)导师。在《科学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等CS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教育文摘周报》等二次文献摘编或转载。现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督导分会理事。曾荣获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博士论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创新计划——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库”入库、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担任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Sustainability、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一、学术论文及报刊[1]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笔谈)——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中的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展),2025(7).(独立作者)[2]谁能获得更多的“技术红利”?——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科研人员影响的异质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CSSCI),2025.(Online)[3]“技术-制度”视域下高职院校数字治理的实践透视和未来进路——基于15所高职院校的案例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25(7).(第二作者)[4]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中的学校分层困局及其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SSCI),2025(3).(通讯作者)[5]交叉学科建设如何从“存续”走向“升级”?——基于115个“双一流”建设高校典型案例的文本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5(1).(第一作者)[6]新质生产力跃迁之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路径与门槛效应[J].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25(1).(通讯作者)(《新华文摘》观点摘录转载)[7]Chinese Doctoral Students Involved in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Score Higher on Scientific Creativity: The Roles of Teamwork Skills and Collaborative Behaviors[J].Behavioral sciences(SSCI),2024(14).(通讯作者)[8]“技术赋能”还是“工具依赖”:使用AIGC工具能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力吗?[J].电化教育研究(CSSCI),2024(12).(第一作者)[9] 包容、转型与创新:以高质量教育科学研究助力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CSSCI集刊),2024(2).(通讯作者)[10]教育家精神如何铸就校长领导力?—— 基于32位中小学校长语料的Nvivo分析[J].中小学管理(CSSCI扩展),2024(10).(第三作者)(《教育文摘周报》转载)[11]明晰博士生“进站”意愿避免博士后成“博士候”[N].中国科学报,2024.(第一作者)[1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何以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擎?——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24(8).(第一作者)[13]从事博士后工作的行为意向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24(4).(第一作者)[14]有序共治:高职院校教师参与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优化[J].高教发展与评估(CSSCI扩展),2024(5).(第二作者)[15]谁更愿意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基于科研自我效能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CSSCI),2024(3).(第一作者)(《教育文摘周报》转载)[16]高质量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与行动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23(5).(通讯作者)[17]“学院办大学”何以践行:基于“放管服”改革的高校校院权力配置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CSSCI扩展),2023(5).(第二作者)[18]高质量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特征、趋势与反思——基于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22(8).(第一作者)[19]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Empiri-cal Research Quality: What Kinds of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Relationships Make Sense?[J].Sustainability(SSCI),2022(3).(第一作者)[20]对给予导师决定研究生毕业自主权的调查与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CSSCI),2021(4).(第二作者)[21]学术履历对教育学者实证研究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2015—2019年核心作者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20(9).(第一作者)[22]新时代高校科技评价主体生态位的偏离及其治理[J].中国高校科技(CSSCI扩展),2020(7).(第一作者)[23]教育实证研究这五年:特征、趋势及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SSCI),2020(9).(第二作者)[24]多种学科分类标准在高校运行中的应用、冲突及其治理[J].江苏高教(CSSCI),2020(8).(第二作者)[25]局部塌陷:省域内高中生均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透视——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CSSCI扩展),2020(8).(第二作者)[26]基于SES调节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适应性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北大核心),2019(5).(第二作者)[27]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现状及前沿演进——基于CNKI的知识图谱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8(3).(第一作者)[28]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阶层要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2018(1).(第二作者)[29]历时性阶层要素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模型建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8(6).(第二作者)二、课题项目(一)纵向项目[1]主持202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部门合作专项研究课题《教科人一体化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培养机制研究》(在研)[2]主持202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校社会服务贡献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为例》(2024SCG355)(结题)[3]主持2023年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一般科研项目《高校社会服务贡献评价的探索性研究——以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为例》(Y202353040)(结题)[4]主持2025年浙江师范大学年度教学改革项目《“情境智联”:班级经营课程混合式教学的AI驱动与实践拓展》(在研)[5]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五届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重点):《新时代高校科技评价的问题表征及其治理研究》(ECNUFOE2019ZD084)[6]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路径与贡献评价研究》(23ZDA058)[7]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阶层固化”对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教育支持研究》(BIA150101)[8]参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社会服务贡献评价研究》(2023SKZD08)(二)横向项目[1]参与金华市金东实验小学教共体帮扶与学校发展深化项目(40万)(在研)[2]参与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集团化办学高效治理体系研究(8万)(结题)[3]滨海新区十五五期间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50万)(在研)三、著作参编[1]参编《教育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与误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1)[2]参编《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研究——阶层要素的视角》.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1)[3]参编《历史的回声——浙江教育70年》.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1)[4]参编《浙江教育改革四十年》.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11)四、社会兼职[1]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2]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督导分会理事五、曾获荣誉[1]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24)[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创新计划——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库(2024)[3]第五届全国“双一流”建设与评价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24)[4]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中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2024)[5]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2023)[6]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二作者)(2023)[7]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二作者)(2023)[8]2021年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第二作者)(2021)[9]北京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二等奖(2021)[10]复旦大学教育研究国际博士生论坛十佳论文(2021)[11]第四届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2020)[1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班”一等奖(2019)[13]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14]浙江省优秀毕业生(2016)[15]本科国家奖学金(2014、2015)六、人才培养[1]指导学生荣获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银奖(第二指导教师)[2]指导学生荣获浙江师范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七、任课及招生主要讲授:本科《班级经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等课程,研究生《定量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管理》等课程。招生方向:教育政策与管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教育管理方向)在职硕士研究生。招生偏好:善于思考、热衷阅读,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背景,对定量与定性研究感兴趣且愿意尝试探索研究方法,对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欢迎有志之士报考,一起学习探讨教育问题!)

Research Focus
  • .人才培养
  • .高等教育评价
  • .高等教育管理
Work experience

No cont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Doctorate ,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2019-9-1 ∼ 2023-6-15
  • 浙江师范大学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Master's degree , Graduate graduate students 2016-9-1 ∼ 2019-6-15
Social Affiliations

No content

Research Group

No content

+

Doctorate

Martin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