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得到个称赞     给我点赞
  • 姓名:赵瑶丹
  • 性别:
  • 电子邮件:
  • 入职时间:2001-08-01
  • 在职信息:在岗
  • 职称:教授
  • 单位:人文学院
  •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 学位:博士学位
  • 学科:历史学
  • 毕业院校:上海师范大学
  • 获得荣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学术突出贡献奖;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江南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 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十佳称号; 连续四年校优秀班主任等。
  • 办公地点:桃源3-420教授工作室
  • 联系方式:13867985759(685759)
著作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著作成果 >> 两宋谣谚与社会研究
两宋谣谚与社会研究
  • 点击量:
  • 字数:500,000
  • 所在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教研室:中国古代史
  • 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社级别:中央出版社
  • 著作类别:专著
  • 是否译文:
  • 学校署名:浙江师范大学
  • 出版地:北京
  • 作者姓名:赵瑶丹
  • 项目来源:省哲社重点课题
  • 出版日期:2015-12-31
  • 简介:谣谚,是一种广泛存在社会文化现象,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并在传播过程中与社会历史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两宋历史文献中搜集近900条谣谚,借助于相关语境与史料进行阐释,俨然展开一幅内容详瞻的史诗画卷: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纵横交错的内外关系,盘根错节的社会制度,粉墨登场的忠奸官吏,读书应举的文人面相,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等。除了分析谣谚中蕴含的历史内容之外,从动态角度揭示谣谚传播,分析谣谚的空间传播现象,揭示社会各阶层对谣谚传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体现在国家事务、地方社会运作中,影响历史事件起落、政治风云变幻、朝廷政策调整、人物命运沉浮等。在分析两宋谣谚内容与传播的同时,亦涉及古代谣谚内容的拓展、形式的完善、传播空间的扩大、传播速度的加快、接受与运用的理性化、搜集整理的集成化、学术研究的初始化等问题,通过两宋谣谚的断代研究亦有助于推动中国古代谣谚的长时段研究。从分析两宋谣谚的形式、生发背景与内涵入手,展示蕴含其中的历史内涵,以考察谣谚的时空传播为视角,探讨谣谚对两宋社会产生的影响,系统开展两宋谣谚与社会互动研究,力图借助此类史料描绘更丰富多彩的历史图像,着力分析其与历史进程的动态关系,可能有助于我们从多层面、多角度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两宋社会,提供主流史学研究之外的另类思考。
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