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教育学院
入职时间 : 2020年07月15日
学科 : 科学教育
联系方式 : zouyi88@zjnu.edu.cn
Email :
教师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个人简介】
邹逸,浙江嵊州人,教育学博士,教育心理学博士后。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与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等研究。曾在教育部科学教育专班挂职工作(2023.7-2024.1)。主讲《学科课标与教材研究(科学)》、《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科学)》、《微格教学诊断(科学)》、《科学与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科学教育专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拓展性课程开发(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多门教师教育类课程,担任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等项目多项,在《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教师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科学》等SSCI、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课题项目】
1.“中小学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本土优化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2023年,在研)
2.“科学教师适应性教学专长的发展机制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项目(2023年,在研)
3.“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2024年,在研)
4.“专家型科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机制研究”,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2024年,在研)
5.“专家型科学教师教学创新的认知加工机制及神经基础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25年,在研)
6.“指向科学素养培育的科学大概念教学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23年,结题)
7.“科学素养的生成机理与教育实现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21,结题)
【所获奖项】
1.“知识整合视角下的初中生科学概念理解测评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3年,排名第一)
2.“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生科学素养精准测评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4年,排名第一)
3.“从‘浅层应用’到‘深入课堂’:W老师的科学史教学行动研究与专业成长历程”,入库中国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2023年,排名第一)
4.“为科学素养而教:初任教师J基于学习进阶的‘月相’教学实践探索”,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2024年,排名第一)
【发表论文】
[1]Zou Yi(Correspondence author)et al.The Impact of Scientists' STEM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n Students' STEM Career Aspir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24(12).
[2]Zou Yi,et al. Assessment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Student Learning of Evaporation[J].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2024(2).
[3]Zou Yi,et al.The Behavioral Mechanism of Chinese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Engagement:A Qualitative Study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24(5).
[4]Zou Yi,et al. Improving Lowe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f Buoyancy through Enhanc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Buoyancy[J].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2023(6).
[5]Zou Yi,et al. Assessment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Student Learning of Moon Phases[J]. 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
2023(4).
[6]Zou Yi,et al. Assessment of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Student Learning of Buoyant Force[J]. 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
2022(4).
[7]邹逸,金丽珍.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改革的进展与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1).
[8]邹逸,黄晓.美国教学实践的循证化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22(9).
[9]邹逸,胡顾锋.地理学史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以“地球的形状”为例[J].地理教学,2022(2).
[10]邹逸.如何发展教师数据素养?——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学报,2020(5).
[11]邹逸.反思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中的“个人性”偏狭[J].教育科学,2019(1).
[12]邹逸.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公共性维度[J].教师教育研究,2018(3).
[13]邹逸.科学教育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8(5).
[14]邹逸.本质主义教学文化及其转向[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4).
[15]邹逸,殷玉新.从“基于经验”到“数据驱动”:大数据时代教师教学决策的新样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3).
[16]邹逸,徐王熠.STEM教师培养: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9).
[17]邹逸.指导教师支持对初任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以入职适应、职业认同为中介[J].基础教育,2018(6).
[18]邹逸,殷玉新.新教师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入职适应为中介[J].教育学术月刊,2017(8).
[19]邹逸,殷玉新.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的热点内容及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7(9).
[20]邹逸.走向“卓越之师”:来自上海卓越高中校长的声音[J].中小学管理,2017(6).
[21]邹逸,王小平.拓展“师徒式”教师专业发展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3-6-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