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脑垂体的形态和ACTH细胞定位<sup>*</sup>
- 点击量:
- 作者:叶容晖
- 所属单位:行知学院
- 文献类型:期刊
- 发表时间:2018-01-01
- 发表刊物:海洋与湖沼
- 期号:第2期
- 页面范围:395-402
- Issn号:0029-814X
- 是否译文:否
- 关键字:中华鲟;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组化
- 摘要:为研究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本文对中华鲟脑垂体的组织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华鲟的神经垂体较小,腺垂体可分为前、中和后腺垂体三部分,神经垂体形成分支插入后腺垂体。中华鲟垂体还有一个特点是有分支的垂体裂。前腺垂体位于垂体前侧,细胞间隙大,细胞分散呈窦状。中腺垂体细胞间隙小,细胞密集呈条索状,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区分明显。后腺垂体包围在神经垂体周围。腺垂体中有长且分支的垂体裂,腺垂体形成许多突起深入其中,垂体裂周围的细胞密集,染色深,排列成类似上皮组
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