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学历 : 硕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硕士学位
在职信息 : 返聘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2010年01月06日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扫描关注
由中西印哲学而来的语言差异谈中国的文化自觉——中西印哲学思想和语言特质比较(下)
点击量 :
第一作者 : 张法
发表时间 : 2018-01-01
发表刊物 : 探索与争鸣
所属单位 : 人文学院
文献类型 : 期刊
期号 : 第2期
页面范围 : 16-23,141
ISSN : 1004-2229
关键字 : 西方定义型语言特色;印度反定义型语言特色;中国非定义型语言特色;中西印语言比较;文化自觉
摘要 : 由中西印哲学思想而来的语言各有特点。西方在重空间轻时间之基础上,为确定事物和世界,从各种to be(是)而来的本质之being(是),构成其语言的定义型特色,并由之形成了语言的主谓结构和主句从句的几何之美。印度在重时间轻空间的基础上,为确定事物和世界,而把“是”分为本质之as(是)和现象之bhū(是),构成了其语言的反定义特色,形成以动词词根为基础的语言体系。中国在时空兼顾的基础上,为确定事物和世界,产生了“……者……也”结构及其简化形式,构成其语言的非定义特色,形成了词—语—句的灵动体系。汉语在由古代汉
是否译文 :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