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学历 : 硕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硕士学位
在职信息 : 返聘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2010年01月06日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扫描关注
从比较哲学角度考察on(Being,有/在/是)(中):on(Being)在中文与梵文中如何体现的
点击量 :
第一作者 : 张法
发表时间 : 2011-01-01
发表刊物 : 河北学刊
所属单位 : 人文学院
文献类型 : 期刊
期号 : 第1期
页面范围 : 17-22
ISSN : 1003-7071
关键字 : on(Being);中国哲学;印度哲学;是;as和bhu
摘要 : 用中文回应西方哲学的on(Being)包括三个方面:在词义上,'是'包含了on(Being)的内涵,但未能成为哲学概念;在句式上,'是'演变成了系词句式,但未能成为定义句式;在哲学上,'是'不能成为哲学概念,这是由中国哲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在梵语中,与on(Being)对应的词根有二:as和bhu。前者关系于性(质)的肯定,主要用于抽象的、静的、永恒的、绝对的方面;后者关系于情(况)的肯定,主要用于具体的、动的、暂时的、相对的方面。一词二分,透出了印度哲学的特点。
是否译文 :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