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入职时间 : 2020年09月15日
Email :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伍永秋,男,1963年9月出生,四川省江安县人,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演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发表论文170余篇。
一、学习经历
1980.9-1986.7: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9.9-1992.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貌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2.9-1995.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专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86.08-1989.08: 四川师范大学,助教
1995.08-2020.08: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1995),副教授(1997)、教授(2001)、二级教授(2014)
1998.12-2006.11: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1.07-2021.02: 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17.05-2020.1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院长
2020.9-迄今: 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
三、部分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切沟侵蚀的危害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批准号:40071080,2001-2003
2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课题“青藏高原沙漠化格局与变化”,课题编号:2013CB956001,2013-2017
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毛乌素沙漠古河流湖泊的消退和风沙地貌演化过程研究”,批准号:41330748,2014-2018
4 主持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子专题“土壤风蚀与土壤质量变化”(所属专题编号:2019QZKK0306), 2019-2024
5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创新”重点专项“气候变化背景下塔吉克斯坦极端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的阈值识别及风险评估”,立项编号:2023YFE0103500,2023-2025
四、部分论文(*为通讯作者)
1 伍永秋,唐海萍,王平,2000, 环境演变信息的管理与应用,第四纪研究,20(3): 282-294
2 Wu Yongqiu*, Cui Zhijiu, Liu Gengnian, Ge Daokai, Yin Jiaru, Xu Qinghai, and Pang Qiqing, 2001. Quaternary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Kunlun Pass area and uplift of the Qinghai-Xizang(Tibet) Plateau, Geomorphology, 36: 203-215
3 伍永秋,张清春,张岩,刘宝元,赵登峰,2002,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特征及其季节变化,水土保持学报,16(1): 104-107
4 Wu Yongqiu, Cheng Hong*, 2005. Monitoring of gully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using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Catena, 63(2-3):154-166. doi:10.1016/j.catena.2005.06.002
5 Zhang Yongguang, Wu Yongqiu*, Liu Baoyuan, Yin Jiayi. 2007,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ephemeral gullies in cultivated catchments in northeastern China with black soils, Soil & Tillage Research, 96: 28-41. doi:10.1016/j.still.2007.02.010
6 胡刚,伍永秋*,刘宝元,郑秋红,张永光,刘鸿鹄,2007, 东北漫岗黑土区切沟侵蚀发育特征,地理学报, 62(11): 1165-1173
7 潘美慧,伍永秋*,任斐鹏,董一帆,江源,2010, 基于USLE的东江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自然资源学报,25(12):2154-2164
8 伍永秋,张健枫,杜世松,哈斯额尔敦,黄文敏,2015,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活性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中国沙漠,35(6): 1612-1619
9 Shisong Du, Wu Yongqiu*, Lihua Tan, 2018,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the provenance of aeolian deposits in the Qaidam Basin, Tibetan Plateau, Aeolian Research, 32:60-70 doi:10.1016/j.aeolia.2018.01.005
10 Zhongyuan Wang, Wu Yongqiu*, Dawei Li, Tianyang Fu, 2022, The southern boundary of the Mu Us Sand Sea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Geomorphology, 396: 1-14 http:// doi: 10.1016/j.geomorph.2021.108010
五、其他成果(教材、地图、咨询建议)
1 伍永秋,鲁瑞洁,刘宝元等, 编著, 2012,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 伍永秋,谭利华,蒿承智,傅天阳,张梅,温仰磊,李大伟,2017, 毛乌素风沙地貌图(1:25万), 哈尔滨: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3 伍永秋,谭利华,杜世松,陈长委,段金龙,张春来,李庆,董治宝,2018, 青藏高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1:250万), 西安: 西安地图出版社
4 张春来,伍永秋,李庆,沈亚萍,李娇,杜世松,董治宝,2018, 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分布图(1:250万), 西安: 西安地图出版社
5 张春来,伍永秋,邹学勇,邱维理,黄永梅,2021,“关于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沙害治理的建议”获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
六、部分荣誉
1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5)。获奖人:崔之久、伍永秋、高全洲、刘耕年、葛道凯,获奖证书编号:98-052。获奖题目:青藏地区晚新生代以来岩溶夷平面与隆升过程研究, 1998年
2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三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1/1), 2001年
3 北京师范大学“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1), 2015年
4 国家教材委员会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二等奖(4/5)。获奖证书编号:GJC-J-2-2021078。获奖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主编:朱翔、刘新民;副主编:张亚南、伍永秋、汪文达,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第一版, 2021年
5 浙江省地理学会“浙江省地理学会先进工作者”(1/1), 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