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讲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东南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岗
所在单位 : 工学院
入职时间 : 2021年12月13日
学科 : 交通运输
办公地点 : 工学院31幢206室
Email :
教师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中心成员。现为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功能性沥青及聚合物基路面(GL0102)技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当前主要从事低碳反应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技术、沥青路面回收料高值化再生利用、沥青混合料温拌和半温拌技术、沥青混凝土梯度粘弹性力学、轨道交通沥青混凝土柔性基础、道路隐性病害无损探测、城市地下空间中的近接开挖问题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项,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企业委托重点项目2项,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金华市科委重点项目3项、其它纵向项目5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20余项。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
研究生招生
交通运输专业硕士(道路方向),每年1-2名,
智能交通技术学术型硕士,每年1名。
主要论文
Investigation of Chloride Salt Erosion on Asphalt Binders and Mixtur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aterials, 2025. (SCI,一级)
Measure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ging-induced Gradient Properties inside Asphalt Mixture by Composite Specimen Method. Measurement, 2023. (SCI,权威B,Top)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emperature-induced gradient viscoelasticity inside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2. (SCI,权威A,Top)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BS/CR-C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 binders in different aging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 (SCI,权威A,Top)
Vertical load transfer behavior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and its responses to adjacent excavation: centrifuge model test. ASTM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2021. (SCI)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ode of asphalt concrete for ballastless track substructure based on in situ tests. Applied Sciences, 2020. (SCI,一级)
高速铁路路基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 中国铁道科学, 2020. (EI,权威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BS+CR CMA binder and mixture for railway substructure. CICTP, 2019.(EI)
Deformation of cantilever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n sand ground: centrifuge test. ICCEMS,2019. (EI)
砂土地基和粉质粘土地基基坑悬臂开挖离心模型试验分析. 岩土力学, 2018.(EI)
临近基坑开挖复合地基侧向力学性状离心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17.(EI)
基坑工程离心模型试验开挖方法研究及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EI)
PE+SiO2复合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多尺度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复合地基侧向力学性状离心试验方案研究与设计.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
微型土压力传感器标定方法研究. 地震工程学报, 2017.
基坑工程离心模型试验进展及关键技术. 工业建筑, 2015.
Dynamic responses of AC waterproofing layer in ballastless track. Applied Sciences, 2019. (SCI)
Evalu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for SBS/CR compound modified asphalt binders based on fractional viscoelastic model.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 (SCI)
不同置换率复合地基力学性状附加荷载影响规律离心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7. (EI)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临近基坑支护结构相互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 (EI)
主要专利
超重力条件下的基坑开挖模拟装置. 发明授权: ZL201510059057.3
地下室楼板与支护桩共同工作的永久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发明授权: ZL201510162771.5
一种基于装配式可回收工艺的土钉墙支护体系. 发明授权: ZL201510279640.5
一种底座板伸缩缝下沥青混凝土层的防裂结构及实施方法. 发明授权: ZL201811016721.6
适用于地下工程用的可回收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授权: ZL201610224055.X
一种底座板伸缩缝下沥青混凝土层的防裂结构及实施方法. 发明授权: ZL201811016721.6
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 发明授权: ZL201721791864.5
论著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心理学(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