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陈海云

    • 副教授
    • 主要任职 : 光电工程系主任
    • 曾获荣誉 : 2002年9月获得浙江师范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二等奖,获“教学十佳”称号; 2014年6月获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2008、2018、2020、2022获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5年入选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2021年6月获得浙江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3年10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实习“优秀指导老师”
    • 性别 : 男
    • 毕业院校 : 上海理工大学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学位 : 博士学位
    • 在职信息 : 在岗
    • 所在单位 :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入职时间 : 2001-08-01
    • 办公地点 : 科技实验楼29幢118室
    • 联系方式 :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57#
    • Email :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个人简介

            陈海云,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新昌人。2001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7年1月浙江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4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9月获浙江师范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教学十佳”;2014年5月获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21年6月获浙江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11月、2018年10月、2020年11月、2022年10月获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2010年1月获聘浙江师范大学“教学特聘”岗位;2015年入选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物理与光电专业的本科课程教学及光电技术、物理教学论相关研究工作。

    课程教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省一流本科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数智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生课程)

    研究方向:光纤传感理论与技术、光电检测与电子系统、物理教学论、物理文化

    研究生招生:光学工程(学硕);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

    科研项目:

    9.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及苯含量的在线监测技术研究,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2019-2021,主持,已完成
    8.  干涉型镀膜光纤环境参量传感理论与技术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2014-2018,主持,已完成
    7. 基于频分复用的光纤光栅光化学多参量传感技术研究,浙江省光信息检测与显示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2014-2016,主持,已完成
    6. 采用时分复用技术的大视角全息实时显示研究,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8-2010,主持,已完成
    5. 复合型涂覆光纤光栅多参量监测环境传感器,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2011-2013,实际完成人,已完成
    4.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数字全息实时立体显示技术研究,浙江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06年,主持,已完成
    3. PbTe/CdTe纳米颗粒界面和能带的人工裁剪对热电性能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2016,参与,已完成
    2. 基于磁流体与光子晶体光纤光栅的传感器件及其应用的研究,浙江省自然基金,2015-2018,参与,已完成
    1. 基于光电压控振荡器的光纤频率传递技术研究,浙江省自然基金,2017-2020,参与,已完成

    学术论文

    27. Dual-core fiber- assemble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 for vector bending sensing. Optics and Laser in Engineering, 2025, 186, 108774(7pp) SCI收录,2区
    26. ‘Lab around fiber’humidity-enhanced ammonia sensor Multimode interference functionalized by graphene oxide.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25, 182: 112232(10pp) SCI收录,2区
    25. Ultra-high sensitive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based on etched SNS fiber structure and self-imaging.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24, 570: 160893(7pp) SCI收录,3区

    24. 智能共享充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5(1): 11-15
    23. Lossy mode resonance sensor assisted by dual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s with core-mode blocker.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21, 485: 126739(6pp) SCI收录,3区
    22. Lossy mode resonance induced by cladding mode in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 Optik, 2019, 196: 162992(6pp) (SCI收录
    21. Nonuniform fringe characteristics of cascaded symmetrically chirped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 Proc. SPIE 10964, 2018  EI收录)
    20. Multi-parameter opto-chemical sensing based on coated cascaded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 an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ptik, 2017, 132: 348-355 SCI收录)
    19. 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模式耦合与干涉机理.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0(3): 275-280 
    18. 光纤光栅马赫_曾德干涉仪条纹信号的傅里叶分析. 光子学报, 2016, 45(9): 0906002(6pp)  EI收录)
    17. 薄包层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特性研究. 光子学报, 2016, 45(1): 0106003(6pp) EI收录)
    16. Humidity sensor based on cascaded chirped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s coated with TiO2/SnO2 composite film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4, 196: 18-22 SCI收录,1区TOP
    15. 基于波分复用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光化学多参量传感技术研究. 中国激光, 2014, 41(2): 0205003(8pp)  EI收录)
    14. Fil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film-coated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s operating at phase-matching turning point. Optik, 2014, 125: 6003-  6009 (SCI收录)
    13. Design of a gas sensor based on a cladding-reduced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 Optik, 2013, 124: 219-224 (SCI收录)
    12. 倾斜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特性研究.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 42(11): 3116-3121 EI收录)
    11.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n intensity-interrogated long-period fibre grating film sensor operating near the phase-matching turning point,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3: 035105(7pp) SCI收录,3区)
    10. 镀膜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大间隔双峰滤波特性. 光学学报, 2012, 32(5): 0506002(8pp)  EI收录)
    9. 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单峰宽带滤波特性. 物理学报, 2012, 61(20): 200702(7pp) (SCI收录)
    8. Characteristics of a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 with reduced cladding.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2011, 58(18): 1659-1665 SCI收录)
    7.LC-SLM调制传递函数的实验研究. 激光与红外,2009, 39(11): 1215-1218
    6.用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全息再现像的实时重构. 光电工程, 2008,35(3): 112-115 (EI收录)
    5.数字全息图的实时动态再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1(1): 41-44
    4. LC-SLM的光学调制特性及其在全息中的应用. 激光杂志, 2007,28(1): 82-83 
    3.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合成全息显示技术研究. 激光与红外, 2007,37(9): 885-888 
    2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动感合成全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9(3):282-286
    1. PIC16C5XA/D芯片接口的实现方法. 现代电子技术, 2006, 10: 117-118 

    教改项目:

    7.深度学习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理工科新型课堂生态构建与实践,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2022
    6.指向深度学习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21
    5.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改革项目,2019
    4.单片机层次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017
    3. 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015
    2. 演示实验在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能研究,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2013
    1.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数字电路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2008

    教学论文:

    9. 实验室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物理实验,2023, 36(6): 102-106  
    8.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大学物理实验, 2023, 36(3): 91-94
    7. 理工科基础课程线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教育现代化, 2022,15: 47-50
    6. 基于Kinect的曲线运动轨迹和速度测量. 物理教师, 2021, 42(10): 50-51 
    5. 51单片机系统总线扩展的可视化教学设计.教育现代化, 2020,95: 38-41
    4. 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情绪管理教育.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0, 42(3): 9-11
    3. 思维导图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借鉴与应用.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8, 40(2): 108-110
    2. 图示法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1(2): 82-84
    1.数字电路教学方法刍议.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4): 25-27


    教师其他联系方式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

    教育经历

    2010.9 -- 2014.3
    上海理工大学       光学工程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学博士

    2004.9 -- 2007.1
    浙江师范大学       光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理学硕士

    1997.9 -- 2001.7
    浙江师范大学       物理学教育       大学本科毕业       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1.8 -- 至今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 光纤光栅传感理论与技术

  • 光电检测与电子系统

  • 物理教学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