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你好!
听说你最近正在思考就业的事情,我想跟你简单谈谈我对就业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就业是一个任何时候都可以考虑、但不必任何时候都在考虑的问题。在你本科临近毕业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了,但你没有选择马上就业,而是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有人说这是一种“推迟就业”,但又何必在乎这种说法呢。不过,我想你肯定在做出读研的选择时,就考虑过研究生毕业以后打算做什么。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导师、学校行政人员、师兄师姐、家长等人都会跟你提就业的事情;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你可能经常会听到有关就业的议论;研三一开始,你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投递简历了,你也被卷入就业季;研究生毕业后,大家仍在议论谁谁去了哪里、谁谁还没就业。你看,关于就业的话题,真是可以从入学前讨论到毕业后。但是否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要考虑就业问题呢?我觉得大可不必,尤其是考虑到就业的形势和周围人的不同机遇,日思夜想就业问题,只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焦虑。有研三的同学天天忙于投递简历、到处面试,结果学位论文没有过,这真是得不偿失啊!我的建议是,把就业作为一个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生学习规划中,并从思想到实践拟定一个路线图,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研究生刚入学,需要规划三年后的就业去向,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做准备;等到研二结束、研三开始的时候,再正式投入到求职中。
其次,我认为就业方向不一定要跟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无论是读大学本科还是读研究生,大家都会关注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就是说,这个专业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些人以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像你们就读的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高中生物学教师,因此培养方案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设计的,因此才有了高中生物课标分析、教学设计等理论课,到高中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还有对学位论文的实践导向要求。但这并不是说,读了这个专业就只能当高中生物学教师。我的观点是,我们可以把眼界放宽一些,既可以考虑高中生物学教师,也可以考虑初中生物学教师或初中科学教师(浙江省初中段开设科学课),还可以考虑小学科学教师,这些岗位都是科学教师岗位,你都可以胜任的。如果经过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你发现自己可能更喜欢去科技馆、博物馆、出版社、政府机关或其他单位工作,这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依然说明我们的培养或者说你的学习是成功的。反过来说,如果学了这个专业,就只能当高中生物学教师,跨学段都干不了,其他行业更不行,那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很失败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只是为某个行业定做具备某种专业技术的“机器人”。最近几年,很多中小学都在招聘非师范生担任教师,国家也鼓励综合性大学培养中小学教师。所以,你还想不开吗?
最后,在思想和能力上为就业做好准备。我觉得,读书只是一个过渡,不管是读本科还是读研究生都是要毕业的,毕业后就要就业,一辈子待业或啃老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导向。既然早晚要就业,那就要做好准备。一是思想上的准备,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定位,对自己的性格、能力也有清醒的认识,对随时变化的社会形势也能冷静面对。不一定非要选高中生物学教师岗位,不一定非要进杭州等大城市,不一定非要回老家工作。建议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而非消极应对、破罐子破摔。二是能力上的准备,这跟自己的就业目标有关系,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准备,比如需要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还有笔试和面试的技巧等,可以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实践活动、课外的“充电”等渠道不断增强自己的“装备”。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并不认为“技多不压身”“证书越多越好”,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性格特长各异,还是要有所选择,不然自己会疲于应对,最后的收获可能跟付出完全不成比例。
此外,如果你在读研期间发现自己对科研非常感兴趣,很希望成为一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那也是很不错的。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你可能还要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才能实现这个愿望。读博士也只是过渡,不是最终目的。如果只是把读博士当成“推迟就业”的手段,我还是劝你要慎重。
预祝你在毕业季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