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浙江师范大学
在职信息 : 退休
所在单位 : 人文学院
入职时间 : 1992年10月01日
学科 : 汉语言文学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 个人简介
傅惠钧,(1956-),笔名山石,浙江金华人。1979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1999至2000年做北大高级访问学者,师从蒋绍愚先生。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负责人。先后任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语言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教学副院长、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等职。主要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开设《现代汉语》、《汉语史》、《明清语法研究》等多门本科、硕士与博士课程。学术研究重点是近代汉语语法、汉语修辞学及语文教育。曾在《语言学论丛》、《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古汉语研究》等20余种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代表作《明清汉语疑问句研究》获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哲社重点项目各1项;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研究成果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等多家刊物转载和引用。曾应邀赴清华大学等高校讲学。现为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特邀专家、浙江省大学生口语竞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规划办项目评审专家。获浙师大首届教学名师奖、第五届陶行知奖和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现代汉语
教师口语艺术
古汉语修辞研究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语文规范化与语文教学
研究生课程:
汉语史
修辞学研究
当代语言学评介
语言与文献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
博士生课程:
明清语法研究
● 代表性研究成果
【论文】
1.《略说近代汉语疑问句末的“来”》,《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第1期。
2.《否定词后置处置式功能特点及历史发展》,《当代修辞学》,2014第6期。
3.《疑问标记疑问用法与非疑问用法之关系探讨》,《历史语言学研究》,2011第12期。
4.《略论近代汉语中VnegVP正反问的形成与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第5期。
5.《命题否定与情态否定:明清汉语是非诘问句类型探讨》,《汉语学报》,2009第3期。
6.《“无论句”的选择性与关联问题》,《汉语史学报》,2009总第12期。
7.《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语言文字应用》,2006第3期。
8.《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古汉语研究》,2006第1期。
9.《〈金瓶梅词话〉中的授与动词“给”》,《中国语文》,2001第3期。
10.《论近代汉语中的“V的V”结构》,《语言学论丛》,2001总第24辑。
【著作】
1.《明清汉语疑问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2.《古汉语比较修辞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一作者)。
3.《教师口语艺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4.《文艺修辞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合作)。
5.《汉语基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2008年度一般项目“明清汉语疑问句研究”(项目编号:08byy051),主持。
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5年度重点项目“明清汉语疑问句研究”(项目编号:Z05YY01),主持。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2013年度一般项目“汉语史视角的语法规范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15),主持。
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3年度重点项目“教学语法应用研究”,参与。
5.教育部2009年度教改项目“国家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项目编号:TS11467),主持;教育部2013年度教改项目“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汉语言文学”(项目编号:ZG0199),前期主持。
【获奖】
1.著作《明清汉语疑问句研究》获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类一等奖(独立),2013年。
2.论文《真性问与假性问:明清汉语选择问句的功能考察》获浙江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优秀奖(独立),2002年。
3.教学成果“对接与重构:地方师大师范生培养体系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员,2014年。
4.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12年。
5.浙江师范大学授予“第五届陶行知奖”(2011年)及“首届教学名师奖”(2012年)。